發布日期:2025-09-11 15:56:36
來源
: www.gmtc.net.cn
作者
: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量
:56
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www.gmtc.net.cn
發布日期:2025-09-11 15:56:36
56
過去七年,全球電子產業在地緣政治、關稅壁壘與成本紅利的多重作用下,持續發生結構性遷移,東南亞與南亞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政策支持及區位條件,迅速崛起為新興的電子制造重鎮。東南亞與南亞不再只是 “產能備份”,而是正式進階為 “戰略樞紐”。蘋果公司的供應鏈遷移軌跡則是最具說服力的商業注腳。
蘋果公司自2017年通過緯創在印度生產iPhone SE起,逐步深化其本地化制造進程。隨后,富士康、偉創力、和碩等關鍵代工伙伴陸續在印度設立生產基地,產品范圍從早期的iPhone 6s擴展至近年發布的iPhone 13、14及16 Pro系列。截至目前,蘋果在印度已擁有14家供應商工廠,形成以iPhone制造為核心的集群能力。

同一時期,自2018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以來,蘋果加速將部分iPad、AirPods等產品產能轉移至越南。截至目前,越南已匯聚35家蘋果供應商工廠,承擔iPad、MacBook、Apple Watch的整機組裝與結構件制造任務,成為蘋果全球第四大生產基地。
隨著龍頭企業的引領,印度與越南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子產業集群。印度以智能手機制造為主軸,越南則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領域形成聚合效應。不僅直接拉動就業增長,也帶動零組件、物流與檢測等配套產業迅速成熟。
以越南為例,其電子制造業在過去七年中實現跨越式發展。截至2024年底,越南科技企業總數達73,788家,ICT領域從業人員規模接近126萬。全年科技產業總收入約1,580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其中硬件與電子產品出口額達1,332億美元,增幅10.4%。更值得關注的是,越南國內產值在ICT總收入中占比已提高至31.8%,顯示出本土科技實力的持續增強。
9月,蘋果即將發布iPhone 17系列,印度將首次實現該機型與中國同步量產。此舉標志著中印產線逐步形成 “互補-競爭” 的雙軌發展格局。與此同時,越南持續擴大其在Mac與iPad方面的產能。蘋果公司以中國、印度、越南為支點的“三角供應體系”正式成型。

對產業鏈各方而言,這不僅是產能的簡單位移,更意味著競爭規則、價值分配與生態位次的全面重寫。我們迫切需要回答:當印度由 “代工驛站” 升級為 “iPhone 首發地”、當越南由 “關稅避風港” 成長為 “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出口國” ,品牌、零組件、物流、檢測與資本方如何在新樞紐中鎖定高階紅利?
當 “中-印-越” 三角從蘋果內部代碼升級為行業公共知識,機會窗口正在收窄。誰能率先完成本土化認證、誰先拿到綠電配額、誰與本地 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電子加工代工廠) 建立聯合產能,誰就能在下一輪換機周期中占據價值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