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4-02 18:01:05
來源
: 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量
:1034
深圳市華富康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2025-04-02 18:01:05
1034
其家族控制的香港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和”)轉讓其全球43個港口,不多八成的股權,賣給美國的貝萊德集團,作價228億美元。
本來也許是一筆風雨飄搖之際斷尾求生的買賣,但這個交易對象和標的物可太不普通。
43個港口里最扎眼的就是巴拿馬運河兩端的進出港——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這就好比是巴拿馬運河的鑰匙,誰拿著誰就能控制進出,進而就是控制貿易,再進就是經濟。
此舉就相當于把鑰匙遞給了美國,也不怪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也來湊熱鬧,公開表示“樂見美國投資者掌控巴拿馬運河兩端港口”,這話說的,妥妥司馬昭之心啊。
國內輿論更是炸開了鍋,短短三天,從香港《大公報》到香港兩任特首發聲批評,話鋒都直指李嘉誠,甚至國務院港澳辦也轉發評論。這波官方輿論下場,李嘉誠旗下多家公司股價下跌,長和11天市值蒸發323.6億港元!兩家公司直接取消業績會。
這筆于今天(4月2日)就要成交的買賣,又半路殺出了個程咬金——官方開始介入審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
必須予以明確的是,盡管此次交易不涉及出售中國境內港口,但考慮到對國內市場競爭的影響,此項交易亦不能逃脫中國反壟斷法的管制。
考慮到此次長和出售海外港口交易對中國市場競爭的影響,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依據反壟斷法第2條,以及第26條第2款,要求經營者申報,并對其展開調查:
一是國際航運市場的相關市場通常界定為國際航線,國際航線必然涉及起運港、目的港兩端,兩端中任何一端被收購均會影響整條航線中的船公司之間的競爭。

二是此次交易完成后,交易方有動機自主或迫于美國政府壓力,對中國船公司進行加收費用甚或拒絕進港。實際上,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宣布了一項擬議全面提案。據路透社報道,該項提案的內容之一即是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制造船只單次最高收取150萬美元的所謂“服務費”。在此次交易將海外港口出售給美國公司后,有關港口可能構成所謂“美國港口”,有關港口對中國船只增加費用很可能成為確定事件。另外,此次收購方為美國資本與某船公司之聯合,理論上完全有可能對己方船公司進行特別優待。
三是此次交易完成后,交易方有能力對中國船公司實施差別待遇。此次交易涉及全球多個重要港口,船公司開展經營活動高度依賴港口提供服務,此次交易完成后,美國公司控制港口,完全有能力對中國船公司實施差別待遇。